出处:建筑水利卷 • 水 利 • 水利史 • 工 程
词条 | 荆江大堤 |
释义 | 荆江大堤 荆江大堤 长江中游北岸最险要的堤防。上起湖北江陵枣林岗,下至监利城南,全长182千米,是江汉平原的防洪屏障。荆江是长江从宜都枝城至城陵矶段的统称,江流迂曲似“九曲回肠”,自古有“万里长江,险在荆江”之说。东晋永和年间(345—356),桓温令陈遵在荆江北岸筑金堤,为其创始。后经历代增修扩展,至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北岸上起堆金台,下至拖茅埠,共124千米的大堤已连成整体,史称“万城堤”,亦称“万安大堤”。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大水淹没江陵城后,改民堤为官堤。历史上大堤频遭溃决,仅明弘治十年(1497年)至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即溃决34次。新中国成立后,大堤屡次增修加固,成为长江防洪的最重要堤段之一。 出处:建筑水利卷 • 水 利 • 水利史 • 工 程 荆江大堤 在湖北省南部。长江中游北岸最险要的堤防。上起江陵县枣林岗,下至监利县城南,全长182千米,是江汉平原的防洪屏障。东晋永和年间始筑,后经历代增修扩展,至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124千米长的大堤已连成整体,史称“万城堤”,亦称“万安大堤”。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大水淹没江陵城后,改民堤为官堤。历史上大堤频遭溃决。新中国成立后,大堤屡次增修加固,成为长江防洪的最重要堤段之一。 出处:中国地理卷 • 中国地理 • 经济地理 • 水利建设 • 水利枢纽工程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