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芥(
Nepeta tenuifolia)
亦称“裂叶荆芥”。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有强烈香气。茎直立,具四棱。叶对生,茎基部的叶羽状深五裂,中部的叶三裂,裂片披针形,上部的叶线形。夏季开花,花唇形,淡红紫色,簇生叶腋或顶生成穗状花序。小坚果长圆状三棱形,有小点。野生或栽培。分布于中国长江流域和华北各省;亦见于朝鲜半岛。全草可提取芳香油。带花穗的地上部分入药,性微温、味辛,功能发汗解表;炒后有止血作用,治疗吐血、鼻衄、崩漏、便血。另种多裂叶荆芥(S. muljpgida),功效同。出处:生命科学卷 • 植物部分 • 被子植物 • 双子叶植物
荆芥(
Schizonepetatenuifolia)
亦称“裂叶荆芥”。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有强烈香气。茎直立,具四棱。叶对生,茎基部的叶羽状深五裂,中部的叶三裂,裂片披针形,上部的叶线形。夏季开花,花唇形,淡红紫色,簇生叶腋或顶生成穗状花序。小坚果长圆状三棱形,有小点。野生或栽培。分布于中国长江流域和华北各省;朝鲜半岛也有分布。全草可提取芳香油。带花穗的地上部分入药,性微温、味辛,功能发汗解表,主治感冒风寒而见发热、头痛;炒后有止血作用,治疗吐血、鼻衄、崩漏、便血。主要成分有薄荷酮、异薄荷酮、新薄荷醇、β蒎烯、桉叶素、荆芥苷等。有解热、镇静、镇痛、抗炎、抗菌、抑制流感病毒A、止血等作用。同科植物多裂叶荆芥(S.multifida),功效同。出处:医药科学卷 • 中国传统医学 • 方 药 学 • 中草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