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心理卷 • 发展心理学
词条 | 游戏唤醒说 |
释义 | 游戏唤醒说 游戏唤醒说(arousal theory of play) 以伯莱因、艾利斯(Michael J. Ellis)、亨特(S. John Hutt)等人为代表的游戏理论。源于学习的内驱力理论。其核心概念为唤醒,即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状态或机体的一种驱力状态,受外部环境刺激和机体内部平衡机制的共同影响。认为新异刺激不仅为学习提供必要的线索,还能激活机体,改变机体的驱力状态。机体具有维持体内平衡的自动调节机制,使之维持最佳唤醒水平。在新异刺激-唤醒水平增高时产生探究行为,反之则出现游戏行为。游戏的作用在于寻求刺激,避免厌烦等不良状态,提高唤醒水平。游戏是有机体主动影响环境的倾向,是由有机体而不是由刺激控制的行为。亨特认为游戏包容探究,由认知和嬉戏行为构成,出现于中等唤醒水平时。可将其视为认知和创造交替进行的动态过程。 出处:心理卷 • 发展心理学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