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心理卷 • 发展心理学
词条 | 游戏角色扮演理论 |
释义 | 游戏角色扮演理论 游戏角色扮演理论(rolepretending theory of play) 伯勒基于弗洛伊德的思想提出的游戏理论。该理论分析了儿童在游戏中经常选择的特殊角色和人物,并指出其选择背后的动机,丰富和发展了弗洛伊德的思想。伯勒认为,儿童对角色的选择基于其对某个角色原型的感情,游戏的背后隐藏着深刻的情绪原因,在角色扮演上表现出高度的选择性。儿童扮演的角色一般有三类:自己所热爱和敬佩的人、自己所恐惧的人或物、不合身份或低于身份的角色。儿童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而获得不同的满足。游戏角色扮演理论还从发展的角度,考察了儿童的游戏结构随心理性欲阶段发展而发展的趋势,把心理性欲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心理性欲发展的矛盾冲突不同,游戏的内容也不同。 出处:心理卷 • 发展心理学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