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语词卷 • P • pēnɡ • 彭
词条 | 彭湃 |
释义 | 彭湃 彭湃(pēnɡ pài) 同“澎湃”。《汉书·司马相如传》:“洶涌彭湃。” 出处:语词卷 • P • pēnɡ • 彭 彭湃(1896—1929) 海陆丰革命武装和苏区创建人。名天泉、汉育,广东海丰人。1917年赴日本早稻田大学读书。1921年回国,不久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任海丰县教育局局长。1923年创建海丰县总农会,任会长。1924年参加创办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任第一至第五届主任。8月建立并任广东农民自卫军总指挥。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广东区委委员、海陆丰地委书记,广东省农民协会副委员长,国民党中央农民部秘书。后到武汉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工作。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任中共前敌委员会委员。后任广东东江农民自卫军总指挥。参与组织海陆丰起义,创建海陆丰苏区。后任中共东江特委书记、广州苏维埃政府人民土地委员、中共中央农委书记、中央军委委员兼江苏省委军委书记。是中共第五、第六届中央政治局委员。1929年8月24日在上海被国民党当局逮捕,30日在上海龙华就义。主要著作编为《彭湃文集》。 出处:军事卷 • 中国人民解放军简史和军事人物 彭湃(1896—1929)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共早期农民运动领导人之一,广东海陆丰起义的组织者。又名天泉、汉育,广东海丰人。早年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组织进步团体赤心社。1921年5月回国,加入广州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任海丰县教育局长。1922年因领导五一游行被撤职,同年6月开始组织农会。1923年领导成立海丰县总农会,任会长,后任广东省农会执行委员会委员长。1924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7月在广东创办农民运动讲习所。1925年任中共广东区委委员、农委负责人、国民党广东省党部执行委员兼农民部部长。1926年任中共汕头地委常委、中共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委员。1927年至武汉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工作,为当时著名农民运动领袖。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央委员。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后参加南昌起义,旋即领导海陆丰农民起义,创建最早的工农民主政权。八七会议上当选为临时中央政治局委员,后任第六届中央政治局委员。1928年到上海任中共中央农委书记兼江苏省委军委书记。1929年8月24日在上海被国民党当局逮捕,30日英勇就义。1933年10月中革军委决定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步兵学校命名为彭(湃)杨(殷)步兵学校,以志纪念。 ![]() 出处:中国近现代史卷 • 中国现代史 • 人物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