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军事卷 • 中国人民解放军简史和军事人物
词条 | 湘鄂西苏区 |
释义 | 湘鄂西苏区 湘鄂西苏区 亦称“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湖南、湖北两省西部边界地区,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建立的苏维埃政权区域。是洪湖、湘鄂边、巴(东)兴(山)(秭)归、襄(阳)枣(阳)宜(城)、鄂西北五块根据地的总称。1927年9月至1928年5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湘鄂西地区举行多次农民起义,组成游击队,就地开展游击战争。至1930年夏,湘鄂边、洪湖、巴兴归、襄枣宜、鄂西北初步连成一片,湘鄂西苏区初具规模。7月,该区红军部队合编组建红军第2军团。1930年10月,湘鄂西苏维埃联县政府成立。1931年12月,湘鄂西省苏维埃政府成立,湘鄂西苏区正式形成。至1932年春,湘鄂西苏区辖20多个县的苏维埃政权。同年10月,洪湖苏区军民未能打破国民党军的第四次“围剿”,中共湘鄂西中央分局、湘鄂西苏维埃政府和红3军撤出湖洪苏区。鄂西北、巴兴归、襄枣宜、湘鄂边苏区先后被国民党军占领。至1934年4月,湘鄂西苏区全部丧失。 出处:军事卷 • 中国人民解放军简史和军事人物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