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中国近现代史卷 • 中国现代史 • 军队、战争 • 根据地
词条 | 湘鄂西革命根据地 |
释义 | 湘鄂西革命根据地 湘鄂西革命根据地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之一。位于湖南、湖北两省西部边界地区,包括湘鄂边、洪湖、巴兴归、襄枣宜、鄂西北等革命根据地。1928年1月,贺龙、周逸群回到湘鄂西,发动荆江两岸和湘鄂边起义,成立了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后改称红二军),开辟了湘鄂边革命根据地。1930年2月在鄂西监利附近成立了红六军,开辟了洪湖革命根据地。同年7月红二军和红六军在湖北公安会师,合编为红军第二军团,湘鄂边和洪湖两个革命根据地联成一片。此外,1927年冬至1929年,鄂西巴东地区、鄂北襄(阳)枣(阳)地区的中共地方组织,领导农民起义,开展游击战争,开辟了巴(东)兴(山)(秭)归革命根据地和襄枣宜革命根据地。1931年3月,中共湘鄂西中央分局成立,夏曦任书记。同月红二军团改编成红三军,转战鄂西北,创建了鄂西北革命根据地。1932年1月,关向应到湘鄂西任红三军政治委员。至同年夏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发展到20多个县,红军和地方武装达3万余人。1932年秋,由于夏曦积极推行王明“左”倾冒险主义路线,红军未能粉碎国民党军第四次“围剿”,退出洪湖革命根据地,在湘鄂川边流动游击。1934年6月转至黔东地区,湘鄂西革命根据地遂全部丧失。 出处:中国近现代史卷 • 中国现代史 • 军队、战争 • 根据地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