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美术卷 • 工艺美术与艺术设计 • 名词术语
词条 | 功能主义 |
释义 | 功能主义 功能主义 20世纪现代设计领域的重要流派。起源于19世纪中期的英国,20世纪初在德国得到系统发展,成为20世纪的主流设计思想。主张在设计中注重产品的功能性与实用性,首先保障产品功能及用途的充分体现,其次才是产品的审美感觉。美国建筑师沙利文提出的“形式追随功能”,是功能主义设计思想的代表性口号。 出处:美术卷 • 工艺美术与艺术设计 • 名词术语 功能主义(functionalism) 亦译“功能论”,亦称“结构功能主义”。关于学校教育在社会中的作用的理论。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主要代表人物有迪尔克姆、帕森斯、默顿(Robert King Merton,1910—2003) 等。认为社会是由各个部分构成的系统,这些部分之间相互依存、各司其职,并对整个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稳定和平衡是社会的常态,而冲突和变迁是有外部力量干扰的产物。教育作为社会的子系统之一,承担着培育年轻一代、促进年轻一代社会化的功能;而且,教育(学校和班级)本身就是一个独立的社会系统。教育系统的变迁,动力同样来自外部。教育的功能可以是显在的,也可以是潜在的;可以是正向的,也可以是反向的。 出处:教育卷 • 教育原理 • 教育社会学 功能主义 在不同的学科领域,具体内涵有所不同。在社会学领域,指认为任何一种事物或现象的存在都具有一定的功能,它们为维持整体的存在和运行作出各自的贡献的社会学理论。发轫于19世纪中下叶,形成于20世纪初。主张社会的各种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文化、制度、组织、角色等都是社会长期存续所必需的功能要素,整个社会系统的各个部分都以一定程度的内在一致性共同发挥作用。强调研究社会的结构不能离开研究它的功能,社会结构的日益分化必然伴随着功能上的相应分化。功能主义的基本特征表现为整体性、互赖性、静态性、非历史性和保守性。有以马林诺夫斯基和拉德克利夫-布朗为代表的文化功能主义与以帕森斯和默顿为代表的结构功能主义。20世纪60年代起,功能主义在社会学中的影响日趋衰减。 出处:政治学社会学卷 • 社 会 学 • 社会学史 • 理论 术语 功能主义 指将功能概念视为第一解释原则的理论。在不同的学科领域,具体内涵有所不同。在政治科学领域,功能主义代表有伊斯顿、阿尔蒙德、李普塞特等。伊斯顿的政治系统输入—输出模型及相应的政治系统概念是一个分析典范,一直被广泛使用。阿尔蒙德等人的政治功能分析,借鉴了由孟德斯鸠提出,并由麦迪逊、汉密尔顿发展的分权学说。19世纪晚期,政党、有组织的利益集团和新闻传媒力量的兴起给传统的三分法带来了挑战。为此,阿尔蒙德、鲍威尔等人发展了一种功能三分方案:一系列系统功能(社会化、政治录用、政治沟通)描述了一个政治系统自身维持、适应变化的种种方式;一系列政策功能(利益表达和整合、决策、政策实施和裁定)描述了一个政治系统是如何决策的;一系列过程功能(提取、限制、分配和象征性输出)描述了政治系统对社会和国际环境的影响。政治领域的功能主义遭到了两方面的批评:(1)批评其只注重维持政治平衡或政治秩序,因而保守主义倾向明显;(2)认为其有过度化约化倾向,模糊了国家和政治机构的重要性。尽管如此功能主义的价值仍不容忽视。 出处:政治学社会学卷 • 政 治 学 • 政治思想和学说 • 外国政治思想和学说 • 思想 理论 思潮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