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医药科学卷 • 中国传统医学 • 临床医学 • 针 灸 学
词条 | 荥穴 |
释义 | 荥穴 荥穴 五腧穴之一。《灵枢·九针十二原》:“所溜为荥。”意指此处经气稍盛,如水成微流。《难经·六十三难》唐代杨玄操注:“泉水既生,留停于近,萦迂未成大流,故名之曰荥。荥者,小水之状也。”有清泄脏腑经脉之火等作用,主治热病。十二经脉各有一个荥穴,多位于指(趾)掌(跖)部,即:鱼际(手太阴)、二间(手阳明)、内庭(足阳明)、大都(足太阴)、少府(手少阴)、前谷(手太阳)、足通谷(足太阳)、然谷(足少阴)、劳宫(手厥阴)、液门(手少阳)、侠溪(足少阳)、行间(足厥阴)。 出处:医药科学卷 • 中国传统医学 • 临床医学 • 针 灸 学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