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天文学地球科学卷 • 地球科学 • 大气科学 • 传统气象
词条 | 律管候气 |
释义 | 律管候气 律管候气 中国古代判断二十四节气的各“中”气是否按时而至的一种设施。二十四节气日期是由太阳在黄道上位置(黄经)决定,但二十四节气是农事活动的依据,必须另据气候条件才能可靠地进行农事活动。由于“律”本指乐器律管,又指制作乐器的调音数度规律,是古代以累黍之法定律管之长而演化出来。它本与气候无关,但秦汉“邹衍吹律(管),寒谷可种”的传说使古人把“律管”与气候联系起来。《后汉书》和《隋志》的《律历志》均记载“律管候气”的设施,即在密室内将不同规定长度的十二根律管,按地支十二方位埋入土内,上端与地面平,管端充以葭莩灰,覆以薄绢,每当各月中气到时,相应的律管即灰冲绢飞出管外。中气日与中气到(即飞灰)日并不一致,所以“律管候气”便用以判断中气到日与中气日相比的迟早,以决定农事。但律管长短本与节气无关,律管飞灰虽与地温有关,但密室地温与田野地温出入很大,不能指示地温高低,也不能作为农事措施的依据。 出处:天文学地球科学卷 • 地球科学 • 大气科学 • 传统气象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