❷吴语称背心为“马甲”。
❸江珧肉柱,即干贝。朱熹《次秀野杂诗韵又五绝》:“马甲蠔山得饫餐。”
出处:语词卷 • M • mǎ • 马
词条 | 马甲 |
释义 | 马甲 马甲(mǎ jiǎ) ❶马的护身甲。《新五代史·汉本纪·高祖》:“晋高祖马甲断,梁兵几及,知远以所乘马授之。” ❷吴语称背心为“马甲”。 ❸江珧肉柱,即干贝。朱熹《次秀野杂诗韵又五绝》:“马甲蠔山得饫餐。” 出处:语词卷 • M • mǎ • 马 马甲 亦称“坎肩”。满族服饰。由古代汉族“半臂”发展而来。系便服,有大襟、对襟、琵琶襟诸式。式样窄小,一般穿在里面。后来也有穿在外面的。又有多纽扣的,称“巴图鲁坎肩”(“巴图鲁”,满语,意为“勇士”),四周镶边,正胸横行一排纽扣,共13个,俗称“十三太保”。常为八旗子弟骑马时穿着,式样剽悍大方。撒拉、朝鲜等族也有穿坎肩习俗。 出处:民族卷 • 中国民族 • 内蒙古、东北地区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