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s/dch/16_1480409147_282/pic/jpeg/rId35.jpeg)
出处:中国文学卷 • 古典文学 • 作 家 • 明代作家
词条 | 徐渭 |
释义 | 徐渭 徐渭(1521—1593) 明文学家、书画家。初字文清,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青藤道士,别署田水月, 浙江山阴(今绍兴)人。年二十为诸生,但屡应乡试不中。为闽浙总督胡宗宪招致幕府掌书记,于抗倭军事多所策划。宗宪以事下狱,乃佯狂自杀,未遂。寻又以击杀继妻论死系狱,赖张元忭力救得免。出狱后纵情山水,寄意于诗文书画,穷困潦倒以终。长于行草书法,擅画水墨花竹、山水、人物,与陈道复并称“青藤白阳”。诗文奇纵恣肆,强调独创,反对模拟,故深受公安派推崇。对戏曲也颇有研究,撰《南词叙录》,开南戏研究之先风。所作杂剧《四声猿》被誉为“词场飞将”,《歌代啸》相传亦为其所作。另有《徐文长三集》、《徐文长逸稿》、《徐文长佚草》等。今人辑有《徐渭集》。 ![]() 出处:中国文学卷 • 古典文学 • 作 家 • 明代作家 徐渭(1521—1593) 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初字文清,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青藤道士,或署田水月,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以诸生入胡宗宪幕为掌书记,于抗倭军事多所策划。后曾一度发狂,因杀妻而下狱七年。诗文奇纵恣肆,强调独创,反对模拟,故深受公安派推崇,有《徐文长三集》、《徐文长逸稿》、《徐文长佚草》。又长于行草书法,擅画水墨花竹、鱼介、山水、人物,淋漓恣肆,有所创造。与陈道复并称“青藤白阳”。自称书第一,诗二,文三,画四。但其对戏剧也有贡献,著有《南词叙录》,杂剧《四声猿》等。 ![]() 出处:美术卷 • 绘画 • 人物 • 中国 徐渭(1521—1593) 明书画家。字文清,改字文长,号天池、天池山人、青藤、青藤道士(一作青藤道人)、漱老人、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人等。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工书法,学米芾,行草纵逸飞动,酣畅恣肆。倍受清代郑板桥推崇,自称“青藤走狗”。传世墨迹有《草书诗卷》,行书《女芙馆十咏卷》、《夜雨剪春韭诗轴》等。擅画水墨花竹、鱼介、山水、人物,笔墨放纵,淋漓恣肆。开创明代中期水墨写意花鸟画的新格调。存世作品有《牡丹蕉石图》、《荷蟹图》、《墨葡萄图》等。 ![]() 出处:文物考古卷 • 文物 • 文书 • 绘画 • 绘画名家 徐渭(1521—1593) 明书画家。字文清,改字文长,号天池、天池山人、青藤、青藤道士(一作青藤道人)、漱老人、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人等。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工书法,学米芾,行草纵逸飞动,酣畅恣肆。倍受清代郑板桥推崇,自称“青藤走狗”。传世墨迹有《草书诗卷》,行书《女芙馆十咏卷》、《夜雨剪春韭诗轴》等。擅画水墨花竹、鱼介、山水、人物,笔墨放纵,淋漓恣肆。开创明代中期水墨写意花鸟画的新格调。存世作品有《牡丹蕉石图》、《荷蟹图》、《墨葡萄图》等。 ![]() 出处:文物考古卷 • 文物 • 文书 • 书法 • 书法名家 徐渭(1521—1593) 明代戏剧家、文学家、画家。初字文清,更字文长,号天池、青藤道士,别署田水月。浙江山阴(今绍兴)人。诗文、书画、音乐、戏曲,无不擅长。科场不利,一生为落落诸生。后从季本受王阳明心性之说,遂去传统儒学益远。作杂剧《四声猿》,由四部短剧组成,艺术形式有若干探索。一说杂剧《歌代啸》亦系其所作。著作尚有古代唯一专论南戏之《南词叙录》。《全明散曲》辑录其小令六首,诗词文赋及杂著有《徐文长集》三十卷及《逸稿》二十卷等。 出处:戏剧电影卷 • 戏 剧 • 中国戏曲 • 作家、演员 • 作家、理论家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