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溶解氧
释义
溶解氧
溶解氧  简称“DO”。指水中溶解的氧量。单位为毫克/升。该值是评定水体被污染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其值高时,有利于鱼类生存,水体中的污染物易被氧化分解,厌氧菌难以繁殖,因此水体自净能力较强;反之则表示水体自净能力差。例如鱼类在溶解氧低于4毫克/升时就难以生存。
出处:数理化力学卷 • 化  学 • 分析化学
溶解氧  简称DO。指溶解于水中的氧量。可作为评价水体受有机物污染及其自净程度的间接指标。由于水体污染,有机污染物和其他还原性物质的存在,溶解氧就被消耗,所以清洁的水所含溶解氧较多;水污染越严重,溶解氧就越少。清洁地面水的溶解氧含量接近饱和状态。中国的河流、湖泊、水库水的溶解氧含量一般高于4毫克/升。水中溶解氧小于3毫克/升时,鱼类就难以生存。
出处:环境科学卷 • 环 境 化 学
溶解氧  简称DO。指溶解于水中的氧量。可作为评价水体受有机物污染及其自净程度的间接指标。由于水体污染,有机污染物和其他还原性物质的存在,溶解氧就被消耗,所以清洁的水所含溶解氧较多;水污染越严重,溶解氧就越少。清洁地面水的溶解氧含量接近饱和状态。中国的河流、湖泊、水库水的溶解氧含量一般高于4毫克/升。水中溶解氧小于3毫克/升时,鱼类就难以生存。
出处:环境科学卷 • 环 境 医 学
溶解氧  溶解在水中的分子态氧。以每升水中氧气的毫克数表示。是判断水自净能力的一项指标。水里的溶解氧被消耗,要恢复到初始状态,所需时间短,说明该水体的自净能力强,或者说水体污染不严重;反之,说明水体污染严重,自净能力弱,甚至失去自净能力。水中的溶解氧的含量与空气中氧的分压、水的温度都有密切关系。在自然情况下,空气中的含氧量变动不大,故水温是主要的因素,水温愈低,水中溶解氧的含量愈高。
出处:经济卷 •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 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溶解氧  简称“DO”。溶解于水中的氧量。单位为毫克/升。主要来自空气溶解、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或水中物质化学反应。是评定水体被污染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其值高时,有利于鱼类生存,水体中的污染物易被氧化分解,厌氧菌难以繁殖,因此水体自净能力较强;反之,则表示水体自净能力差。鱼类在溶解氧低于4毫克/升就难以生存。通常应开启增氧机或投入增氧剂等。
出处:农业科学卷 • 水  产 • 渔业生态环境
溶解氧  英语缩写DO。溶解于水中的分子氧。单位为毫克/升。评定水体被污染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其值越低,水污染越严重。水中溶解氧的含量与大气压力和水的温度密切有关。清洁的地表水在正常情况下,所含溶解氧接近饱和状态;水中含有藻类时,由于光合作用放出氧,可使水中溶解氧处于过饱和状态;当水体受较严重有机污染时,水中的溶解氧逐渐减少,甚至接近于零,此时水中有机物发生腐败作用,水体产生臭味。水中溶解氧低于4毫克/升时,鱼类难以生存。
出处:建筑水利卷 • 水  利 • 水资源和水环境
溶解氧  简称DO。水中溶解的氧量。单位为毫克/升。是评定水体被污染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其值高时,有利于鱼类生存,水体中的污染物易被氧化分解,厌氧菌难以繁殖,因此水体自净能力较强;反之则表示水体自净能力差。例如鱼类在溶解氧低于4毫克/升时就难以生存。
出处:医药科学卷 • 现代医学 • 预防医学 • 环境卫生学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4: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