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美术卷 • 雕塑 • 作品 • 外国
词条 | 马赛曲 |
释义 | 马赛曲 马赛曲 亦称“1792年志愿军的出发”。大理石浮雕。1280厘米×790厘米。法国雕塑家吕德作于1833—1836年。为巴黎凯旋门浮雕之一。以浪漫主义的手法表现奋起保卫祖国的法国人民。上部雕刻一全副武装的自由女神,执剑指向前方,回首号召民众抗击侵略者。下部刻画了三组人物:中间是一位饱经风霜的军人和他的儿子,象征军民奔赴战场的决心;右边是两个老兵,握剑持盾,准备迎敌;左边的号兵吹响进军号,弓箭手拉弓,表示战斗已经开始。整幅浮雕仅刻画七个人物,却有千军万马般的雄壮气势。 出处:美术卷 • 雕塑 • 作品 • 外国 马赛曲 法语为La Marseillaise。法国现代舞。为独舞。由邓肯编创并表演,作曲德·利尔(Claude Joseph Rouget de Lisle,1760—1836)。1915年4月9日首演于法国巴黎特罗卡代洛剧院。作品歌颂法国战争期间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对竭力推翻旧制度的被压迫者的同情。为邓肯最成功的作品之一,其影响遍及欧美,使当时各国的被压迫者受到了极大鼓舞。 出处:音乐舞蹈卷 • 音乐舞蹈 • 舞蹈 • 作品 • 外国 马赛曲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革命歌曲。词、曲均出自法国作曲家德利尔(Claude Joseph Rouget de Lisle,1760—1836)手笔。作于1792年。时奥、普武装干涉法国革命的危急形势下,表达了法国人民争民主、反暴政的革命意志和爱国热情。原名《莱茵河军队战歌》,因马赛营志愿军在进军巴黎时歌唱此曲而有《马赛曲》之称。1795年定为法国国歌,第二帝国时被废弃,第三共和国时恢复为国歌,沿用至今。 出处:音乐舞蹈卷 • 音乐舞蹈 • 音乐 • 作品 • 外国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