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世界地理卷 • 世界地理 • 非 洲 • 南 非
词条 | 马达加斯加 |
释义 | 马达加斯加 马达加斯加(Madagascar) 非洲岛国。位于印度洋西部,隔莫桑比克海峡同大陆相望。海岸线长约5000千米。由马达加斯加岛及其沿岸圣马里(St. Marie)等小岛组成,主岛马达加斯加岛为非洲第一、世界第四大岛。由火山岩组成。面积62.7万平方千米。人口2052.4万(2012年),98%以上为马达加斯加人,由伊麦利那、贝希米扎拉卡、贝希略等18个部族组成。通用马达加斯加语,官方语言为法语。居民70%信基督教、基督教新教、天主教,20%信传统拜物教,8%信伊斯兰教。首都塔那那利佛。岛东岸是带状狭窄低地;西部沿海平原宽50~190千米;中央高原南北绵延1160千米,海拔800~1500米。多熄火山,北部的马鲁穆库特鲁山(Maromokotro)最高,海拔2876米。东部属热带雨林气候,中部为热带高原气候,西部属热带草原气候,年平均气温26℃。河流众多,大河均西流注入莫桑比克海峡。森林覆盖率21%。动植物种类繁多,著名的有狐猴、马岛灵猫、旅人蕉、凤兰等。14世纪中部和东南沿海先后建立国家。18世纪末统一成封建王国。19世纪初统一全岛,建立马达加斯加王国。19世纪末英、法殖民者多次入侵。1896年沦为法国殖民地,1958年成为法兰西共同体内的自治共和国。1960年6月26日独立,称“马尔加什共和国”。1975年12月改称“马达加斯加民主共和国”。1992年8月又改称“马达加斯加共和国”。经济以农业为主,农业人口占80%。耕地约三分之二种植稻米,还产木薯、甘薯、玉米等。经济作物中,华尼拉(香草)产量及出口量居世界首位;丁香居非洲第二位;咖啡、剑麻、甘蔗、棉花、花生产量亦大。牲畜以养牛为主。沿海渔业资源丰富,盛产鱼、虾、海参、螃蟹等。石墨和铬产量居世界前列,还有云母、铀、铅、宝石等。工业以轻纺和农产品加工为主,有制糖、肉类加工、纺织、建材、炼油、农机维修等。出口咖啡、丁香、华尼拉、石墨、铬等;进口石油、车辆、机械设备、药品、日用品等。 出处:世界地理卷 • 世界地理 • 非 洲 • 南 非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