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菌根
释义
菌根
菌根  某些真菌与高等植物根的共生复合体。有两种类型:(1)菌丝分布在根部的细胞间隙,并在根表面交织成套状体的,称“外生菌根”,如栎属、栗属等植物的菌根;(2)菌丝伸入根部细胞内的,称“内生菌根”,如兰科和杜鹃花科植物的菌根。菌根中的真菌,有扩大根的吸收面,增强根系吸收盐类和含氮有机物等的能力,并分泌维生素、酶和抗生物质,促进根系的生长,而真菌与树木的联系,有利于真菌的发育和子实体的形成。
菌 根
出处:农业科学卷 • 农业总论 • 土 壤 学 • 土壤生物学
菌根  某些真菌与高等植物根的共生复合体。有两种类型:(1)菌丝分布在根部的细胞间隙,并在根表面交织成套状体的,称“外生菌根”,如栎属、栗属等植物的菌根;(2)菌丝伸入根部细胞内的,称“内生菌根”,如兰科和杜鹃花科植物的菌根。菌根中的真菌,有扩大根的吸收面,增强根系吸收盐类和含氮有机物等的能力,并分泌维生素、酶和抗生物质,促进根系的生长,而真菌与树木的联系,有利于真菌的发育和子实体的形成。
菌 根
出处:农业科学卷 • 农业总论 • 植物营养学 • 植物营养学总类
菌根  某些真菌与高等植物根系间形成的一类共生复合体。具有扩大根系吸收面积、改善植物营养、调节植物代谢活动和增强抗病能力等作用;也有利于真菌的营养、生长、发育和子实体的形成。分两类:(1) 外生菌根,存在于30科植物的一些属种中,尤以木本的乔木灌木居多,如松科、栎属、栗属等。特点是菌丝长在植物根表,交织而成致密的菌套,发挥类似根毛的功能。部分菌丝还可透过根部表面伸入皮层细胞间隙形成特殊的菌丝体网(哈蒂氏网)。以担子菌类为主,子囊菌类次之。(2) 内生菌根,存在于大多数农作物、木本植物和野生草本植物。特点是真菌的菌丝体主要分布于根部的皮层细胞间和细胞内,根部仍保留根毛。常见的内生菌根为丛枝状菌根,即真菌侵染植物后,在皮层细胞内形成丛枝状的菌丝体;少数为泡囊丛枝状菌根,即在皮层细胞内的菌丝末端膨大成泡囊状。可形成内生菌根的是内囊菌科(Endogonaceae)的9属真菌。
菌 根
  左:外生菌根 右:内生菌根 1. 根 2. 根细胞 3. 菌丝
出处:生命科学卷 • 植物部分 • 植物形态学 • 植物解剖学 • 植物胚胎学
菌根  某些真菌与高等植物根系间形成的一类共生复合体。具有扩大根系吸收面积、改善植物营养、调节植物代谢活动和增强抗病能力等作用;也有利于真菌的营养、生长、发育和子实体的形成。分两类:(1) 外生菌根,存在于30科植物的一些属种中,尤以木本的乔木灌木居多,如松科、栎属、栗属等。特点是菌丝长在植物根表,交织而成致密的菌套,发挥类似根毛的功能。部分菌丝还可透过根部表面伸入皮层细胞间隙形成特殊的菌丝体网(哈蒂氏网)。以担子菌类为主,子囊菌类次之。(2) 内生菌根,存在于大多数农作物、木本植物和野生草本植物。特点是真菌的菌丝体主要分布于根部的皮层细胞间和细胞内,根部仍保留根毛。常见的内生菌根为丛枝状菌根,即真菌侵染植物后,在皮层细胞内形成丛枝状的菌丝体;少数为泡囊丛枝状菌根,即在皮层细胞内的菌丝末端膨大成泡囊状。可形成内生菌根的是内囊菌科(Endogonaceae)的9属真菌。
菌 根
  左:外生菌根 右:内生菌根 1. 根 2. 根细胞 3. 菌丝
出处:生命科学卷 • 总论 • 微生物学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6: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