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教育卷 • 教育史 • 中国教育史 • 事件、运动、思潮、法规
词条 | 劳工教育 |
释义 | 劳工教育 劳工教育 国民政府对劳工实施的文化和职业补习教育。受平民教育、民众教育和共产党领导的工农教育影响而起。1931年5月教育部成立劳工教育设计委员会,提出《劳工教育实施方案》;次年2月教育部与实业部共同颁发《劳工教育实施办法大纲》,确定以增进工人知识技能及工作效率并谋工人生活之改进为目的,分识字训练、公民训练和职业补习三类,于工余进行,不收取学杂费用,要求各地按工人文化教育程度尽快实施。之后,铁道部公布《铁路职工识字教育强迫施行办法》,规定凡不满40岁的不识字员工一律入学,在两年期限内未取得识字教育机关的考试合格证明者开除职务。1934年教育部与实业部公布《劳工教育奖励规则》,规定对开展劳工教育有成效的工厂、公司、商场、团体授予奖状奖匾;公布《劳工教育实验区章程》,规定上海、无锡、北平、天津、青岛、武昌为实验区;1935年又公布《各市县劳工教育委员会组织规程》,予以组织落实。在主要工业城市取得一定成效。 出处:教育卷 • 教育史 • 中国教育史 • 事件、运动、思潮、法规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