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s/dch/16_1487742790_323/pic/jpg/zb15.jpg)
出处:经济卷 • 宏观经济学 • 经济周期
词条 | 菲利普斯曲线 |
释义 | 菲利普斯曲线 菲利普斯曲线 表示货币工资变动率与失业率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新西兰经济学家菲利普斯(Alban W. Phillips,1914—1975)根据英国1861—1957年的统计资料提出,故称。如图,横轴代表失业率(u),纵轴代表货币工资变动率(π)。该曲线表示,当失业率高时,货币工资增长率低;反之,当失业率低时,货币工资增长率高。根据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理论,货币工资增长率决定了价格增长率,所以,菲利普斯曲线也可以表示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交替关系,即当失业率高时,通货膨胀率低;反之,当失业率低时,通货膨胀率高。新古典综合派把菲利普斯曲线作为调节经济的依据,即当失业率高时,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以承受一定的通货膨胀率为代价换取较低的失业率;当通货膨胀率高时,实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借助提高失业率以降低通货膨胀率。货币主义进一步论述了短期菲利普斯曲线、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和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 出处:经济卷 • 宏观经济学 • 经济周期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