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语词卷 • C • cáo • 漕
词条 | 漕粮 |
释义 | 漕粮 漕粮(cáo liánɡ) 历代封建政府规定由水路运往京师和其他要地供官、军食用的粮食。为从各地征集来的实物税。《明史·食货志三》:“凡诸仓应输者,有定数,其或改拨他镇者,水次应兑,漕粮即令坐派,镇军领兑者给价。” 出处:语词卷 • C • cáo • 漕 漕粮 中国旧时历代由水路运往京师供应官、军的粮食。数额常视京师驻军多寡而定。明成化八年(1472年)定年额四百万石,至清未变(其中部分改折),征漕粮的有苏、浙、赣、皖、湘、鄂、豫、鲁等省。因漕运耗费,除正额外还征耗米、轻赍等附加税,统称漕项。浮收多于法定正耗税额;收粮有淋尖、踢斛、捉猪等名目;陋规有水脚、花户、灰印等费。民户缴漕粮一石,实纳常需两石四五斗。清末漕粮改折,耗米和运费等均折银征收。辛亥革命后漕粮统征货币,田赋税目中仅存其名。 出处:经济卷 • 经济史 • 中国经济史 • 财政与赋役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