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世界历史卷 • 世界历史 • 世界中世纪史 • 法国中世史
词条 | 勃艮第 |
释义 | 勃艮第 勃艮第(拉丁Burgundia,法Bourgogne) 西欧古地区名。包括今日法国东部的科尔多(Côte d’Or)、涅夫勒(Nièvre)、索恩-卢瓦尔(Saône-et-Loire)和约讷(Yonne)四省。各历史时期所指各异,多指拥有广大领土的两个王国和一个公国。(1)公元5世纪中叶,日耳曼人的一支勃艮第人建立勃艮第王国,领有法国东南罗讷河流域和瑞士西部,定都里昂。6世纪属于法兰克王国。843年法兰克王国分裂后,分为上勃艮第王国和下勃艮第王国(亦称“普罗旺斯王国”)。934年,上、下勃艮第王国合并为勃艮第-普罗旺斯王国,亦称阿尔勒(Arles)王国,1032年为神圣罗马帝国所并。(2)877年西法兰克王国查理〔秃头〕在勃艮第地区建立勃艮第公国。1361年并入法王领地。1363年法王约翰二世〔好人〕复将该公国封给其子腓力〔勇敢者〕(Phippe le Hardi,1363—1404年在位)。腓力及其后裔又兼并尼德兰、卢森堡等地。勃艮第公爵查理〔大胆者〕(Charles le Téméraire,1467—1477年在位)与法王路易十一争雄,1477年在南锡被瑞士、洛林联军击毙;勃艮第公国本土遂为法国所并,尼德兰部分则转归哈布斯堡王朝。 出处:世界历史卷 • 世界历史 • 世界中世纪史 • 法国中世史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