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骠国乐
释义
骠国乐
骠国乐  唐代骠人乐舞。骠国古称“朱波”,在今缅甸境。唐贞元十八年(公元802年),骠国王子舒难陀率乐工35人,携乐器22种赴长安献乐(白居易《骠国乐》记其事在贞元十七年)。演出的曲名有佛印、赞娑罗花、白鸽、白鹤游、斗羊胜、龙首独琴、禅定、甘蔗王、孔雀王、野鹅、宴乐、涤烦,共12曲。涤烦为笙舞,其他曲亦含舞蹈。歌舞者头戴金冠,足臂套金宝环钏,发鬘缀花并插双簪,“璎珞四垂,珠玑灿发”。每曲开演,先由一人点明涵义,然后众人齐声歌唱,舞者为二、四、六、八或十人不等,应曲跳跃,体态一低一昂,十指齐开齐敛,形如“威凤族举,丹鹤群翔”,动作风格类似柘枝舞,十分优美。乐曲内容皆为佛教经义。唐德宗观后授舒难陀太仆卿以示称赏。骠国乐的独特风格,曾对弥臣国(今缅甸境)、南诏国的民族乐舞产生影响。
出处:音乐舞蹈卷 • 音乐舞蹈 • 舞蹈 • 名词术语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3: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