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心理卷 • 发展心理学
词条 | 潜伏期 |
释义 | 潜伏期 潜伏期(latency stage)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中人格发展的第四阶段。约6岁至12岁。此阶段儿童已经进入学校接受正规教育,里比多受到压抑,性欲被移置为替代性的活动,如学习和体育等。兴趣从家庭成员转向周围事物和智力活动中,倾向于发展同性友谊,避开异性同伴。 出处:心理卷 • 发展心理学 潜伏期 疾病传染过程中的一个阶段。从病原体侵入机体,至最初症状出现的时期。各种疾病潜伏期的长短不一,如细菌性食物中毒可短至数小时,而麻风则长达数年。根据病原体的种属、数量、毒力,以及侵入机体的部位等而不同,同一疾病的潜伏期在不同患者中也不一致,但各病潜伏期的变异幅度大体上是一定的,如麻疹的潜伏期一般为10~11天,天花为12~14天。多数传染病在潜伏期内不传染他人,但有些疾病如麻疹在潜伏期结束前即开始传染。根据潜伏期的长短可以确定留验和检疫期限,判定传染源,了解流行特性,并在适当时间安排预防接种或药物预防。非传染病常用“潜隐期”表示。 出处:医药科学卷 • 现代医学 • 预防医学 • 流行病学 潜伏期 ⑴ 生物从接受刺激到开始反应的一段时间。 ⑵ 疾病传染过程中的一个阶段。从病原体侵入机体起,直至最初症状出现的一段时期。各种疾病潜伏期的长短不一,如细菌性食物中毒可短至数小时,而麻风可长达数年。根据病原体的种属、数量、毒力,以及侵入机体的部位等而不同,同一疾病的潜伏期在不同患者中也不一致,但各种疾病潜伏期的变异幅度大体上是一定的。多数传染病在潜伏期内不传染他人,但有些疾病(如麻疹)在潜伏期结束前即开始传染。 出处:生命科学卷 • 总论 • 生理学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