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心理卷 • 心理学史 • 外国心理学史 • 著作、刊物、机构
词条 | 心理学 |
释义 | 心理学 心理学(Психология) 俄罗斯大型心理学综合性期刊。1980年由苏联科学院创刊,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承办。主要刊登科学院系统心理科学的研究成果。并介绍科学心理学的发展状况。 出处:心理卷 • 心理学史 • 外国心理学史 • 著作、刊物、机构 心理学(psychology) 亦称“心理科学”。 各类心理学分支学科的总称。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是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之一。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人的心理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自觉性和能动性是人的心理的本质特征。人的心理现象由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三个相互联系的部分构成。心理过程由认识过程(如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情感过程(如情绪和情感)和意志过程构成;心理状态主要指注意状况、机体的觉醒程度和情绪状态;心理特征包括个性倾向性(如需要、动机、态度、信念、兴趣、世界观)和个性心理特征(如能力、气质和性格)。心理学的任务是探讨人类心理生活的规律,科学地解决人类在数千年来所未解决的有关心理的问题,包括揭示人的心理活动的过程及其机制、个性心理特征的形成及其机制、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的相互关系等许多方面的规律性。心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在科学心理学产生以前,心理学作为“神学的婢女”成为教会哲学的一部分。1879年,德国生理学家、哲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专门的心理实验室,这一事件成为科学心理学产生的标志。从此,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于哲学之外的科学,冯特也因此成为心理学的奠基人。科学心理学创立之后,心理学家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研究人的心理,形成了众多心理学派。主要有以奥地利的弗洛伊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学派;以美国的华生、斯金纳为代表的行为主义学派;以韦特海墨、考夫卡、苛勒为代表的格式塔学派;以皮亚杰为代表的皮亚杰学派; 以马斯洛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派和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认知主义学派。中国古代学者就心理学问题提出的观点主要包括七对范畴和六大领域,七对范畴为:形与神、心与物、知与虑、情与欲、志与意、智与能、性与习;六大领域为:普通心理、教育心理、文艺心理、军事心理、医学心理和社会心理。中国现代心理学创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1889年颜永京将美国学者海文(Joseph Haven,1816—1874)的心理学著作《心灵学》上卷翻译出版,该书是中国翻译西方的第一本心理学著作。1917年陈大齐在北京大学开设心理学课,并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心理实验室。1921年中华心理学会成立。1981年中国正式加入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现代心理学有众多分支学科,如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生理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工业心理学、文艺心理学、运动心理学等。 出处:心理卷 • 总论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