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生命科学卷 • 总论 • 生物化学
词条 | 化学渗透学说 |
释义 | 化学渗透学说 化学渗透学说 用以说明生物氧化产生的能量和光能导致储藏能量的腺苷三磷酸(ATP)的合成的一种学说。英国生物化学家米切尔(Peter Dennis Mitchell,1920—1992)于1961年提出。学说的要点是,在电子流或光推动下,质子定向地通过某些生物膜,从而在这些膜的两侧建立一个质子梯度,在化学势的作用下,质子反向回流,该膜上的腺苷三磷酸酶也就逆向运转,催化腺苷二磷酸(ADP)和无机磷缩合成ATP。化学渗透学说已被学术界广泛接受,但是自提出后对该学说描述的质子移位有一些修正。 出处:生命科学卷 • 总论 • 生物化学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