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化石
释义
化石
化石huà shí  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埋藏在地下变成的跟石头一样的东西。
出处:语词卷 • H • huà • 化
化石  在地质历史中,经过自然界的作用,保存于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和它们的生活遗迹以及残留的有机物分子。是古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大多是植物的茎、叶和动物的贝壳、骨骼等硬体部分,经过矿物质的充填和交代等作用,形成保持原来形状、结构或仅是印模的钙化、硅化、黄铁矿化、碳化等的生物遗体、遗物。也有少数是由于特殊的保存条件而未改变的完整遗体,如冻土中的猛犸、琥珀中的昆虫等。有时在岩层中还保存了古代生物活动的遗迹,如足印、移迹、栖孔、栖管和潜穴等。遗迹化石还包括粪团、粪粒、蛋、卵、珍珠(蚌壳类分泌的)、胃石、石器等。叠层石、核形石等生物成因的沉积结构,也属于化石范畴。岩石中生物有机物分子,则是化学化石或分子化石。
出处:天文学地球科学卷 • 地球科学 • 地质学 • 地史学
化石  保存于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遗迹等的统称。其中含软体的完整古生物化石只在特殊条件下才能形成,如密封于琥珀内的昆虫、冻土中的猛犸等。一般实体化石多是茎、叶、种子、贝壳、骨骼、牙齿、蛋等硬体部分,经化石化(如矿物的填充或交代作用、植物的炭化作用等)而形成;或是生物遗体在沉积物、围岩、填充物中留下的各种印模及其复铸物(专称“模铸化石”)。遗迹化石则包括古生物生前所留下的且化石化了的足印、爬迹、栖孔以及粪便、分泌物等。此外,生物遗体分解后产生并留存于地层内的氨基酸等有机物属于化学化石范畴。是研究地质时期的生物进化、追溯古地理环境和古气候变迁、确定地层年代等的重要依据。参见“微体化石”(399页)、“超微化石”(399页)。
出处:生命科学卷 • 总论 • 古生物学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20:3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