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北京猿人
释义
北京猿人
北京猿人Homo erectus pekinensis  亦称“北京直立人”、“北京人”,旧称“中国猿人”、“北京中国猿人”。世界著名猿人化石。1927年首次在中国北京西南房山周口店龙骨山洞穴内发现。经古地磁法测定,绝对年代为距今约70万~23万年,地质时代属更新世中期。第一个头盖骨于1929年12月2日由中国古人类学家裴文中发现。至今共发现40个以上不同性别和年龄的个体。头盖骨的主要特征:头顶部低平,前额后倾,眉嵴前凸且左右相连,头盖骨最宽处在两外耳门附近,骨壁厚度达9.7毫米,平均脑容量为1088毫升,这些特征多与猿类接近。下颌骨的特征:齿槽缘前倾,颏部后缩;但舌面有棘状凸起,齿列齐平,与人类较接近。四肢骨的大小、形状、比例和肌肉附着点(特别是上肢骨)基本上具有现代人的形式。身高约156厘米;群居洞穴,以采集和狩猎为生。使用的工具是石器和骨器,但制造粗糙,用途多未分化,相当于旧石器时代初期的制作形式。在洞穴内还发现木炭、灰烬、烧石、烧骨等痕迹,证明已会用火。伴生动物化石多为哺乳动物,主要有剑齿虎、三门马和肿骨鹿等,由此推知当时该地气候较现代为温暖湿润。1966年,北京猿人头盖骨碎片再次出土。北京猿人的发现,对研究人类发展史具有极重大的意义。新中国成立前发现的北京猿人化石,绝大部分于1941年在美国人手中失踪。
北京猿人
出处:生命科学卷 • 总论 • 人类学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23:0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