❷抑制。《荀子·儒效》:“志忍私,然后能公;行忍情性,然后能修。”
❸残忍;忍心。《新书·道术》:“恻隐怜人谓之慈,反慈为忍。”杜甫《忆昔》诗:“伤心不忍问耆旧,复恐初从乱离说。”
出处:语词卷 • R • rěn • 忍
词条 | 忍 |
释义 | 忍 忍(rěn) ❶容忍;忍耐。《论语·八佾》:“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引申为坚忍、顽强。《晋书·朱伺传》:“伺曰:‘两敌相对,惟当忍之;彼不能忍,我能忍,是以胜耳。’” ❷抑制。《荀子·儒效》:“志忍私,然后能公;行忍情性,然后能修。” ❸残忍;忍心。《新书·道术》:“恻隐怜人谓之慈,反慈为忍。”杜甫《忆昔》诗:“伤心不忍问耆旧,复恐初从乱离说。” 出处:语词卷 • R • rěn • 忍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