❷犹言付托、委托。语本《论语·泰伯》“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三国志·蜀志·李严传》:“吾与孔明,俱受寄托。”
❸诗文作品中的寄情托兴。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初学词求有寄托,有寄托则表面相宣,斐然成章。”
❹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如:寄托哀思。
出处:语词卷 • J • jì • 寄
词条 | 寄托 |
释义 | 寄托 寄托(jì tuō) ❶犹言托身、安身。《荀子·劝学》:“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蟺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❷犹言付托、委托。语本《论语·泰伯》“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三国志·蜀志·李严传》:“吾与孔明,俱受寄托。” ❸诗文作品中的寄情托兴。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初学词求有寄托,有寄托则表面相宣,斐然成章。” ❹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如:寄托哀思。 出处:语词卷 • J • jì • 寄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