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董作宾
释义
董作宾
董作宾1895—1963  中国甲骨学家。字彦堂,号平庐,河南南阳人。曾任福建协和大学、中山大学教授,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1949年随该所迁往台湾后,曾任所长、香港大学东方文化研究院研究员、台湾大学教授等职。1928—1934年间,曾先后八次参加或主持安阳殷墟的考古发掘。专门从事甲骨文字研究,1933年发表《甲骨文断代研究例》,提出甲骨文断代的十项标准,对甲骨学研究有划时代意义。曾主编《殷虚文字甲编》、《殷虚文字乙编》、《殷虚文字外编》,并著有《殷历谱》、《西周年历谱》、《中国年历总谱》等书。在从事甲骨文字研究的同时,也进行民间文学和民俗学的研究。今有《董作宾先生全集》。
出处:文物考古卷 • 考古 • 考古学一般 • 金石、考古学家
董作宾1895—1963  中国民间文艺学家、考古学家。原名作仁,字颜堂,河南南阳人。毕业于北京大学。曾在福建协和大学、中州大学、中山大学任教。1949年到台湾后,历任台湾大学教授、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等职。在从事甲骨文字研究的同时,也进行民间文学和民俗学的研究。著有《看见她》等。
出处:中国文学卷 • 民间文学 • 作 家
董作宾1895—1963  中国甲骨学家。字彦堂,号平庐,河南南阳人。曾任福建协和大学、中山大学教授,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1949年随该所迁往台湾后,曾任所长、香港大学东方文化研究院研究员、台湾大学教授等职。1928—1934年间,曾先后八次参加或主持安阳殷墟的考古发掘。专门从事甲骨文字研究,1933年发表《甲骨文断代研究例》,提出甲骨文断代的十项标准,对甲骨学研究有划时代意义。曾主编《殷虚文字甲编》、《殷虚文字乙编》、《殷虚文字外编》,并著有《殷历谱》、《西周年历谱》、《中国年历总谱》等书。在从事甲骨文字研究的同时,也进行民间文学和民俗学的研究。今有《董作宾先生全集》。
出处:文物考古卷 • 文物 • 文物一般 • 文博人物
董作宾1895—1963  现代甲骨学家。字彦堂,号平庐,河南南阳人。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研究生。曾任福建协和大学、中山大学教授,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1949年随历史语言研究所迁往台湾后,曾任该所所长、香港大学东方文化研究院研究员、台湾大学教授等职。1928—1934年间,曾先后八次参加或主持安阳殷墟的考古发掘。专门从事甲骨文字研究,1933年发表《甲骨文断代研究例》,对甲骨学研究有划时代意义,与罗振玉(号雪堂)、王国维(号观堂)、郭沫若(字鼎堂)并有“甲骨四堂”之称。曾主编《殷墟文字甲编》、《殷墟文字乙编》、《殷墟文字外编》,并著有《殷历谱》、《西周年历谱》、《中国年历总谱》等。今有《董作宾先生全集》。
出处:语言学卷 • 语言学人物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8:3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