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政治学社会学卷 • 政 治 学 • 政治制度 • 中国政治制度 • 近现代
词条 | 北洋政府 |
释义 | 北洋政府 北洋政府 1912年4月至1928年6月由北洋军阀控制的北京中华民国政府的通称。1912年2月15日袁世凯取得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一职,3月10日在北京就职,又逼南京临时政府迁往北京,临时参议院也于4月29日迁至北京开院。标志着中华民国史上北洋政府统治的开始。北洋政府对外依靠帝国主义支持,对内主要代表国内封建势力,以北洋军队为统治支柱,在全国建立起军事化的统治。北洋政府根据其主导的派系,大致可分为袁世凯统治时期、皖系军阀统治时期、直系军阀统治时期、奉系军阀统治时期四个阶段。根据其执政基础和执政体制,又可分为《临时约法》、《新约法》、南北政府、临时执政和军政府五个阶段。其间曾出现过1916年的“洪宪帝制”和1917年的“张勋复辟”两次短暂的君主制。1928年6月8日国民党军队进入北京,北洋政府在中国的统治结束。 出处:政治学社会学卷 • 政 治 学 • 政治制度 • 中国政治制度 • 近现代 北洋政府 亦称“北京政府”、“北京国民政府”。1912年2月孙中山在南京辞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拒绝南下就职,4月将临时政府迁北京,是为北洋政府。名义上维持民主共和体制,实际上由北洋军阀施行专制独裁。袁世凯死后,黎元洪、冯国璋、徐世昌、曹锟等先后出任大总统,段祺瑞于1924年就任临时执政。张作霖于1927年成立北京军政府,自任陆海军大元帅。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举兵北伐,奉系军阀垮台,北洋政府结束。参见“北洋军阀”(54页)。 出处:中国近现代史卷 • 中国近代史 • 机构、组织 • 机构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