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高斯
释义
高斯
高斯Carl Friedrich Gauß1777—1855  德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大地测量学家。格丁根大学毕业,获赫尔姆施泰特大学哲学博士学位。长期任格丁根大学教授,并任格丁根天文台台长。早期研究数论,成果收入所著《算术研究》中。对超几何级数、复变函数论、统计数学、椭圆函数论有重大贡献。提出的曲面论成为近代微分几何的开端。首先建立最小二乘法,并沿着拉普拉斯的思想方法,继续发展了势论。曾独立发现“非欧几何学”,但未发表。对物理学、天文学、大地测量学等也有很大贡献。奠定在平衡状态下液体的理论基础;研究地磁强度,与德国物理学家韦伯(Wilhelm Eduard Weber, 1804—1891)共同建立电磁学中的高斯单位制。用自己的行星轨道计算法和最小二乘法算出意大利天文学家皮亚齐(Giuseppe Piazzi, 1746—1826)发现的谷神星的轨道;晚年写成《天体运动论》。曾致力于用数学方法测定地球形状和大小。为椭球面大地测量开拓者,首创将椭球面投影到平面上的正形投影法,研究出由大地线构成的椭球面三角形的解算法。进行子午圈弧度测量时,发明用于白天角度观测的回照器。提出观测角度新方法。此外,还有关于向量分析的高斯定理、代数基本定理的证明、正十七边形的作图、关于正态分布的密度曲线、质数定理的验算等研究成果。有《高斯全集》(11卷)。
高 斯
出处:天文学地球科学卷 • 测 绘 学 • 总 类
高斯Carl Friedrich Gauß1777—1855  德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格丁根大学毕业,赫尔姆施泰特大学哲学博士。长期任格丁根大学教授,并任格丁根天文台台长。早期研究数论,成果收入所著《算术研究》中。对超几何级数、复变函数论、统计数学、椭圆函数论有重大贡献。他的曲面论是近代微分几何的开端。他建立了最小二乘法,并沿着拉普拉斯的思想方法,继续发展了势论。对物理学、天文学、测地学等也有很大贡献。奠定了在平衡状态下液体的理论基础;研究地磁强度,与德国物理学家韦伯(Wilhelm Eduard Weber,1804—1891)共同建立了电磁学中的高斯单位制;用自己的行星轨道计算法和最小二乘法算出意大利天文学家皮亚齐(Giuseppe Piazzi,1746—1826)发现的谷神星的轨道;晚年写成了《天体运动论》。曾独立发现“非欧几何学”,但未发表。此外,还有关于向量分析的高斯定理、代数基本定理的证明、正十七边形的作图、关于正态分布的密度曲线、质数定理的验算等研究成果。有《高斯全集》十一卷。
出处:机械电气卷 • 电气工程 • 总 类
高斯  简称“高”。电磁系单位制中磁感应强度的单位。符号Gs。为纪念德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高斯而命名。设在均匀磁场中的一根很长的直导线,其方向和磁场方向垂直;若导线中通过10安电流(即电磁系单位制中的单位电流),而每厘米长度的导线上受到1达因的磁力作用,则该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就规定为1高斯。磁感应强度的国际单位制单位为特斯拉,1高斯相当于10-4特。
出处:机械电气卷 • 电气工程 • 总 类
高斯CarlFriedrichGauss1777—1855  德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幼年显示过人数学才能,人称“数学王子”。格丁根大学毕业,获赫尔姆施泰特大学哲学博士学位。长期任格丁根大学教授,并曾任格丁根天文台台长。早期研究数论,成果收入所著《算术研究》中。对超几何级数、复变函数论、统计数学、椭圆函数论有重大贡献。他建立的经典曲面论是近代微分几何的开端。证明代数学基本定理,创立“存在性证明”的思想方法。沿用拉普拉斯的思想方法,继续发展了势论。对物理学、天文学、测地学等也有很大贡献。奠定了在平衡状态下液体的理论基础;研究地磁强度,与德国物理学家韦伯(WilhelmEduardWeber,1804—1891)共同建立了电磁学中的高斯单位制;用自己的行星轨道计算法和最小二乘法算出意大利天文学家皮亚齐(GiuseppePiazzi,1746—1826)发现的谷神星的轨道;晚年写成《天体运动论》。曾独立发现“非欧几何学”,但未发表。此外,还有关于向量分析的高斯定理、正十七边形的作图、关于正态分布的密度曲线、质数定理的验算等研究成果。有《高斯全集》11卷。
出处:管理学卷 • 管理学史 • 人 物
高斯CarlFriedrichGauß1777—1855  德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幼年显示过人数学才能,人称“数学王子”。格丁根大学毕业,赫尔姆施泰特大学哲学博士。长期任格丁根大学教授,并曾任格丁根天文台台长。早期研究数论,成果收入所著《算术研究》中。对超几何级数、复变函数论、统计数学、椭圆函数论有重大贡献。他建立的经典曲面论是近代微分几何的开端。证明代数学基本定理,创立了“存在性证明”的思想方法。沿着拉普拉斯的思想方法,继续发展了势论。对物理学、天文学、测地学等也有很大贡献。奠定了在平衡状态下液体的理论基础;研究地磁强度,与德国物理学家韦伯(WilhelmEduardWeber,1804—1891)共同建立了电磁学中的高斯单位制;用自己的行星轨道计算法和最小二乘法算出意大利天文学家皮亚齐(GiuseppePiazzi,1746—1826)发现的谷神星的轨道;晚年写成了《天体运动论》。曾独立发现“非欧几何学”,但未发表。此外,还有关于向量分析的高斯定理、正十七边形的作图、关于正态分布的密度曲线、质数定理的验算等研究成果。有《高斯全集》十一卷。
高 斯
出处:数理化力学卷 • 数  学 • 人物及著作
高斯  电磁系单位制中的磁感应强度单位。符号Gs。为纪念高斯而命名。1高斯=10-4特。
出处:数理化力学卷 • 物  理 • 计量单位
高斯  电磁系单位制中的磁感应强度单位。符号Gs。为纪念高斯而命名。1高斯=10-4特。
出处:数理化力学卷 • 物  理 • 人 物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7:2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