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文物考古卷 • 考古 • 隋唐五代考古
词条 | 高昌故城 |
释义 | 高昌故城 高昌故城 唐宋时期回鹘高昌国都城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新疆吐鲁番东三堡乡。城始建于汉,东晋前凉置高昌郡,南北朝时为麴氏高昌国都,唐灭麴氏后设西州,唐宋时为回鹘高昌国都城,元末城废弃。故城面积约21万平方米,平面呈不规则方形,由外城、内城和宫城组成,城墙系夯土筑成。外城墙存高11.5米,基宽12米,设有马面、墩台和瓮城,西、北、东三面各辟两座城门。外城内西南角和东南角保存有寺院遗迹,大殿、讲经堂、佛塔犹可辨识,殿内尚残留有千佛像壁画。内城、宫城破坏严重,仅存残垣和寺院、佛塔等夯土残基。城内出土遗物丰富,有文书、寺碑、铜佛像和瓷器等。 出处:文物考古卷 • 考古 • 隋唐五代考古 高昌故城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东三堡乡。维吾尔语称“亦都护城”,即“王城”意,曾是高昌王国的都城。古代西域留存至今最大的故城遗址。规模宏大,总面积200万平方米,呈长方形,周长5.4千米,分外城、内城、宫城三部分。废弃于13世纪末的战乱,大部分建筑物消失无存。城外西晋至唐代的墓葬,出土有大量文物。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出处:中国地理卷 • 中国地理 • 文化地理 • 名胜古迹、纪念地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高昌故城 维吾尔语称“亦都护城”。高昌王王城所在地。位于新疆吐鲁番东南40千米的阿斯塔那村东。始建于公元前1世纪,汉、魏、晋戊己校尉均驻此。后历为前凉高昌郡郡治、麴氏高昌王国国都、唐西州州治和回鹘高昌王都。元末明初始废。城址面积约200万平方米。呈不规则正方形,分外城、内城和宫城三部分,布局似唐长安城(今陕西西安)。大部分地面建筑已毁坏,唯外城西南隅寺院遗址保留不少建筑。内城北部正中有方形小堡垒,似为宫殿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出处:民族卷 • 中国民族史 • 西北地区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