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释义
kuānɡ  ❶正;纠正。如:匡谬。《左传·襄公十四年》:“过则匡之。”
  ❷帮助;救助。如:以匡不逮。《左传·成公十八年》:“匡乏困,救灾患。”
  ❸方正;端正。《庄子·让王》:“匡坐而弦歌。”
  ❹古代盛饭用具,通作“筐”。见《说文·匚部》。
  ❺通“枉”。弯曲。《考工记·轮人》:“则轮虽敝不匡。”
  ❻通“恇”。恐惧。《礼记·礼器》:“众不匡惧。”
  ❼通“眶”。眼眶。《史记·淮南衡山列传》:“涕满匡而横流。”
  ❽粗略估计。如:匡一匡。
  ❾古邑名。(1)春秋郑地。在今河南扶沟南。《左传·定公六年》:“公侵。”(2)春秋卫地。在今河南长垣西南。《春秋·僖公十五年》:“公会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曹伯盟于牡丘,遂次于。”
  ❿姓。
  另见wānɡ。
出处:语词卷 • K • kuānɡ • 匡
wānɡ  通“尪”。跛;曲胫。指残疾人。《荀子·正论》:“譬之,是犹伛巫、跛匡,大自以为有知也。”杨倞注:“匡读为尪,废疾之人。”  另见kuānɡ。
出处:语词卷 • W • wānɡ • 匡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3:2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