❷“篚”的古字。《孟子·滕文公下》:“实玄黄于篚。”《说文·匚部》引《逸周书》作“实玄黄于匪”。
❸通“非”。表示否定,相当于“不”。如:获益匪浅。《诗·卫风·木瓜》:“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❹通“彼”。《诗·小雅·小旻》:“如匪行迈谋。”
❺通“斐”。有文采。《诗·卫风·淇奥》:“有匪君子。” 另见fēi。
出处:语词卷 • F • fěi • 匪
词条 | 匪 |
释义 | 匪 匪(fěi) ❶强盗;为非作歹的人。如:土匪;惯匪;匪军;匪患。 ❷“篚”的古字。《孟子·滕文公下》:“实玄黄于篚。”《说文·匚部》引《逸周书》作“实玄黄于匪”。 ❸通“非”。表示否定,相当于“不”。如:获益匪浅。《诗·卫风·木瓜》:“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❹通“彼”。《诗·小雅·小旻》:“如匪行迈谋。” ❺通“斐”。有文采。《诗·卫风·淇奥》:“有匪君子。” 另见fēi。 出处:语词卷 • F • fěi • 匪 匪(fēi) 通“█”。见“匪匪”。 另见fěi。 出处:语词卷 • F • fēi • 匪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