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医药科学卷 • 中国传统医学 • 一般名词术语
词条 | 蒙医 |
释义 | 蒙医 蒙医 “蒙古族医药学”的简称。中国传统医学的组成部分。是蒙古族人民医疗经验与知识的总结,并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吸取了有关兄弟民族的医学成果而逐渐形成。认为人体是由“三根”、“七营”(指水谷精微、血、肉、脂、骨、髓、精)及“三泄”(指便、尿、汗)构成的统一整体。其理论“三根”是以“赫易”(其性为气,有各种生理功能)、“希日”(其性为热,系体温及组织的热能)和“巴达干”(其性寒、湿,滋润皮肤、濡养组织器官、滑利关节的黏液物质)的相互关系,来解释人体生理、病理现象。诊断方法有望、问、切。治疗有消、解、温、补、和、汗、吐、下、静、养十法。治病多用成药,还有针法、灸法、火针、推拿、药浴、放血和热罨疗法等。蒙古因伤骨科病多见,故正骨术较发达。有关著作有《蒙药学》等。在历代的中医学著作中,也收载了有关蒙医药学的经验;蒙古族医家也有汉文著作,如元代沙图穆苏《瑞竹堂经验方》、忽泰必烈《金兰循经》、忽思慧《饮膳正要》等。 出处:医药科学卷 • 中国传统医学 • 一般名词术语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