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语词卷 • J • jí • 急
词条 | 急就章 |
释义 | 急就章 急就章(jí jiù zhānɡ) 即《急就篇》。借指匆促完成的文章或工作。龚自珍《咏史》:“羽书颠倒司农印,幕府纵横急就章。” 出处:语词卷 • J • jí • 急 急就章 汉代学童的教科书。传为史游作。魏晋时期颇为盛行。据称唐代时还能见到钟繇、皇象、卫夫人、王羲之等人的章草手写本。北宋宣和二年(1120年)叶梦得据皇象本摹刻于颍昌(今河南许昌),明正统四年(1439年)杨政复又以所藏颍昌残本(缺处以宋克临本补足),重刻于松江。近人沈曾植《海日楼札丛》称:“细玩此书,笔势全注波发,而波发纯是八分笔势,但是唐人八分,非汉人八分。”元代赵孟頫以后,邓文原、俞和、宋克等人皆有写本传世。 出处:美术卷 • 书法篆刻 • 作品 • 中国 急就章 即“急就篇”。 出处:语言学卷 • 著作 文件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