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十二次
释义
十二次
十二次  把一周天分成十二个部分的一种制度。用以量度日、月、行星的位置和运动。在《左传》、《国语》两书中初见若干次名,主要用于记木星位置。十二次的最早划分情况迄无定论。从《尔雅·释天》得知,各次大约以黄道、赤道带附近若干较显著的星官为标志。《汉书·律历志》中始记载十二次的全部名称:星纪、玄枵、娵訾、降娄、大梁、实沈、鹑首、鹑火、鹑尾、寿星、大火、析木。所列数据表明,它们是按赤道经度等分的,却又与二十四节气相联系,如,星纪次的起点为大雪节气,中点为冬至中气等。由于岁差的原因,各次起点在星空间的位置不断改变。明末欧洲天文学传入后即以十二次名来翻译黄道十二宫名称,如称“摩羯宫”为“星纪宫”等。各宫均按黄道经度等分,其起点改与中气相联系,如星纪宫起点为冬至等。十二次在星占术中也被用作分野的一种系统。
出处:天文学地球科学卷 • 天 文 学 • 星座(中国部分)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3: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