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灾异
释义
灾异
灾异zāi yì  指自然灾害和某些特异的自然现象,如水害、山崩、地震、日月食等。旧时谓天对人的示警或惩罚。《汉书·宣帝纪》:“盖灾异者,天地之戒也。”又《龚胜传》:“灾异数见,不可不忧。”
出处:语词卷 • Z • zāi • 灾
灾异  儒教认为社会不兴旺时出现的象征凶险的自然现象。如地震、山崩、狂风、暴雨、水灾、旱灾、日食、月食,以及各种动植物变异,还包括一些社会现象,比如奇装异服,不正常习俗流行。灾异被认为是天对人(主要是皇帝)的警告和惩罚。董仲舒天人感应说认为,假如君主有了恶德、恶行,天就会先用“灾”来警告他;如不觉悟、悔改,天就会用“异”(更大的灾害现象)来惩罚他。如再不改正,就招致失败和覆灭。儒教认为灾异比祥瑞更为重要,对灾异的观察和记载也更为详细。唐代开始反对祥瑞说,但不反对灾异说。认为灾异可使君主时刻警惕,改善政治。灾异记录主要见于历代《天文志》和《五行志》。唐宋以前的《天文志》、《五行志》,不仅记下凶险的自然现象,还具体说明这现象所具体对应的人事。唐宋以后,人们逐渐发现这具体对应并不确实,所以不再记录具体对应。宋代儒者强调内心修养,但不反对外在的监督和规范。程颐认为:“大抵《春秋》所书灾异,皆天人响应,有致之之道”(《程氏遗书》卷十五);“人之作恶,有恶气,与天地之恶气相击搏,遂以震死,霹雳,天地之怒气也”(《程氏遗书》卷十八)。宋明以后,讲究灾异,仍然是儒教的重要内容。历代的灾异记录,是重要的自然科学资料。
出处:宗教卷 • 古代宗教 • 古代中国宗教 • 儒 教 • 教 理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7: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