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性恶论
释义
性恶论
性恶论  荀子的人性论学说。与孟子的性善论相对。《荀子·性恶》:“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人为)也。”认为人的天性都有“好利”“疾恶”“好声色”等情欲,所以“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为其礼法兼治政治主张的理论根据。
出处:哲学卷 • 伦 理 学 • 中国伦理思想史
性恶论  中国古代人性论主张之一。荀子认为人的本性生来就是恶的,善性是后天人为的结果。
出处:心理卷 • 心理学史 • 中国心理学史 • 理论、术语
性恶论  战国末荀子的人性论学说。与孟子的性善论相对。认为人的天性都有“好利”、“疾恶”、“好声色”等情欲,不存在辞让、忠信、礼义等道德观念。如果听任、放纵这种人的本性,必定造成“争夺”、“犯分乱理,而归于暴”的结局。因此得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对人的本性进行改造,“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荀子·性恶》)。“人之性恶,其善起伪也”(同上)。“性”为人的自然本性,“伪”是人为加工之意,“起伪”系用礼义对人的本性进行加工之意。性恶论为其礼法兼施、王霸并用的政治主张,提供了理论根据。
出处:政治学社会学卷 • 政 治 学 • 政治思想和学说 • 中国政治思想和学说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8:3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