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哲学卷 • 美 学 • 中国美学史 • 术语 学说
词条 | 性灵说 |
释义 | 性灵说 性灵说 中国古代美学理论。性指性情、秉性;灵指灵气、心灵。主张文学真实表现个人的性情、遭际,方能独创。明袁宏道提出作诗写文要“独抒性灵,不拘格套”(《袁中郎全集·叙小修诗》),主张写诗不能为传统、成法所限,应“率性而行”“任性而发”,自由抒写,才可流利痛快,貌各不同。清袁枚《随园诗话》认为“性灵”即是真性情、真感情。要在情真意切的基础上,把诗写得天趣盎然。“性灵说”主张创作直抒胸臆,尊重创作个性,追求清新活泼的诗风,在当时具有革新意义。 出处:哲学卷 • 美 学 • 中国美学史 • 术语 学说 性灵说 清代的一种诗学理论。乾隆间袁枚所倡。袁枚论诗,吸取明代公安派袁宏道“独抒性灵,不拘格套”之说,加以发展。主张作诗应抒写胸臆,辞贵自然,强调独创,反对以程朱理学来束缚诗歌创作,对拟古倾向和温柔敦厚的传统诗教表示不满,批评了沈德潜的“格调说”和翁方纲的“肌理说”。信奉“性灵说”的诗人一般也被归为性灵派。 出处:中国文学卷 • 文艺理论 • 文学的发展过程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