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哲学卷 • 经 学 史 • 术 语
词条 | 十二经 |
释义 | 十二经 十二经 十二部儒家经典。(1)始见于《庄子·天道》。唐陆德明《经典释文》以为有三义:1.《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加六纬。2.《易》上下经,连同《十翼》(《彖》上下、《象》上下、《系辞》上下、《文言》《说卦》《序卦》《杂卦》)。3.《春秋》十二公(隐公、桓公、庄公、闵公、僖公、文公、宣公、成公、襄公、昭公、定公、哀公)之称。按第2、3义,实分指《易》《春秋》。(2)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唐太和(827—835)中,复刻十二经,立石国学。”指《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公羊传》《穀梁传》《论语》《孝经》《尔雅》。 出处:哲学卷 • 经 学 史 • 术 语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