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十六字心传
释义
十六字心传
十六字心传shí liù zì xīn chuán  指伪《古文尚书·大禹谟》中“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十六个字。儒把这十六字看做心心相传的个人修养和治理国家的原则,故名。据儒解释,“人心”“生于形气之私”,和各种物欲联系着,是很危险的;“道心”“原于性命之正”,即伦理道德的准则,是很微妙的;惟“精则察夫二者之间而不杂”,“一则守其本心之正而不离”,“必使道心常为一身之主,而人心每听命焉”,才能使“危者安,微者著”,合乎中庸(无过与不及)的要求。见朱熹《中庸章句序》。
出处:语词卷 • S • shí • 十
十六字心传  儒教所说的圣贤传心之言。语见《古文尚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儒教认为,这是尧舜以来所传的圣人心法。朱熹说,尧当时无文字,道理只靠口耳相传。尧传给舜时,只说“允执厥中”,舜传给禹,就加上了那十二个字。以后又传给商汤、周文王、周武王,再后又经过周公、孔子一脉相传下来。这是圣人治天下的大法,也是个人修心的要诀。
出处:宗教卷 • 古代宗教 • 古代中国宗教 • 儒 教 • 教 理
十六字心传  指伪《古文尚书·大禹谟》中“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十六个字。宋儒把这十六字看做尧、舜、禹心心相传的个人修养和治理国家的原则,故名。据宋儒解释,“人心”“生于形气之私”,和各种物欲联系,是很危险的;“道心”“原于性命之正”,即伦理道德的准则,是很微妙的;惟“精则察夫二者之间而不杂”,“一则守其本心之正而不离”,“必使道心常为一身之主,而人心每听命焉”,才能使“危者安,微者著”,合乎中庸(无过与不及)要求(朱熹《中庸章句序》)。
出处:哲学卷 • 中国哲学史 • 术 语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8 6:5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