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环境科学卷 • 环境生物学
词条 | 蔗扁蛾 |
释义 | 蔗扁蛾 蔗扁蛾(Opogonasacchari) 亦称“香蕉蛾”。外来种之一。鳞翅目。成虫体长7.5~10毫米,翅披针形。前翅有2个明显的黑褐色斑点和许多细褐纹。触角丝状。足粗壮而扁,跗节最长,后足胫节有2对距。1年发生3~4代,在15℃时生活周期约为3个月,在温度较高的条件下,可达8代之多。幼虫活动能力极强,行动敏捷,咬食皮层、茎秆、新根。原产非洲热带、亚热带地区。1987年随进口的巴西木进入中国广州,现已传播到10余个省、直辖市,在南方更严重。食性十分广泛,威胁香蕉、甘蔗、玉米、马铃薯等农作物及温室栽培的植物,特别是一些名贵花卉等。感染植物轻则局部受损,重则将整段干部的皮层全部蛀空。 出处:环境科学卷 • 环境生物学 蔗扁蛾(Opogona sacchari) 亦称“香蕉蛾”。园林和大田作物害虫。昆虫纲,鳞翅目,辉蛾科。中国森林植物检疫对象。成虫体长7.5~10厘米,翅平覆,披针形,翅展18~26毫米,前翅有2个明显的黑褐色斑点和许多细褐纹,雄虫略小,体较扁。体主要呈黄灰色,具强金属光泽,腹面色淡。头部鳞片大而光滑;触角细长呈纤毛状。幼虫乳白色,透明。一般一年3~4代,在高温条件下可发生8代。以幼虫在土中越冬。幼虫活动力极强,蛀食皮层、茎干,咬断新根,可致植株死亡。分布于广东、广西、海南、福建、江苏、浙江等地。防治法:加强检疫;杀虫剂灌浇根茎;用敌百虫毒土撒布表土内;温室内用敌敌畏等熏杀;生物防治。 出处:农业科学卷 • 林 业 • 林 学 • 森林保护 蔗扁蛾(Opogona sacchari) 亦称“香蕉蛾”。园林和大田作物害虫。昆虫纲,鳞翅目,辉蛾科。中国森林植物检疫对象。成虫体长7.5~10厘米,翅平覆,披针形,翅展18~26毫米,前翅有2个明显的黑褐色斑点和许多细褐纹,雄虫略小,体较扁。体主要呈黄灰色,具强金属光泽,腹面色淡。头部鳞片大而光滑;触角细长呈纤毛状。幼虫乳白色,透明。一般一年3~4代,在高温条件下可发生8代。以幼虫在土中越冬。幼虫活动力极强,蛀食皮层、茎干,咬断新根,可致植株死亡。分布于广东、广西、海南、福建、江苏、浙江等地。防治法:加强检疫;杀虫剂灌浇根茎;用敌百虫毒土撒布表土内;温室内用敌敌畏等熏杀;生物防治。 出处:农业科学卷 • 农业总论 • 植物保护学 • 农业昆虫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