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语词卷 • F • fān • 蕃
词条 | 蕃坊 |
释义 | 蕃坊 蕃坊(fān fánɡ) 亦称“蕃巷”。唐宋时外商在我国聚居的场所。朱彧《萍洲可谈》卷二:“广州蕃坊,海外诸国人聚居。置蕃长一人,管勾蕃坊公事。” 出处:语词卷 • F • fān • 蕃 蕃坊 亦称“蕃巷”。唐、宋时外商在中国聚居的场所。自唐起,海上贸易发达,外国商人到广州、扬州、泉州、杭州、明州(治今浙江宁波)等港口通商的很多,故有此设置。宋代朱彧《萍洲可谈》卷二:“广州蕃坊,海外诸国人聚居。置蕃长一人,管勾蕃坊公事。” 出处:中国地理卷 • 古代中西交通 • 唐、 五代 蕃坊 亦称“蕃巷”。唐宋时外商在中国聚居的场所。自唐起,海上贸易发达,外国商人到广州、扬州、泉州、杭州、明州(治今浙江宁波)等港口通商的很多。宋代朱彧《萍洲可谈》卷二:“广州蕃坊,海外诸国人聚居。置蕃长一人,管勾蕃坊公事。” 出处:经济卷 • 经济史 • 中国经济史 • 商业与贸易 蕃坊 亦称“蕃巷”。唐宋时外商在中国聚居的场所。自唐代起,海上贸易发达,外国商人到广州、扬州、泉州、杭州、明州(治今浙江宁波)等港口通商的很多。他们聚居地区被称为“蕃坊”,建有清真寺。宋代朱彧《萍洲可谈》卷二:“广州蕃坊,海外诸国人聚居。置蕃长一人,管勾蕃坊公事。” 出处:宗教卷 • 伊斯兰教 • 清真寺、圣地等 • 名词、术语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258893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