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名。隋唐以前,从长江下游通向中原一般都在今安徽寿县附近渡淮,这一段淮水的流向系自南而北,因习称今皖北豫东淮河北岸一带为淮西。亦称淮右。唐方镇名。全称淮南西道;后期号淮宁军和彰义军。至德元载(公元756年)置,治所、辖境屡有变迁,大历以后治蔡州(今河南汝南),长期领有申、光、蔡三州,相当今河南郾城、上蔡、新蔡以南,西平、遂平、确山、信阳以东地区。长期为李希烈、吴少诚、吴少阳、吴元济等所割据,至元和十二年(817年)始被朝廷平定。次年废。路名。即淮南西路。见“淮南”。
百科全书收录125729 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