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修齐治平
释义 xiu qi zhi ping
修齐治平(卷名:哲学)
  中国古代儒家伦理政治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简称。语出秦汉之际的《礼记·大学》一书:“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它是对先秦儒家的主要代表孔子、孟子修己治人伦理思想的集中概括。
  儒家从由近及远、由己及人的原则出发,把社会的改造、天下的治理,最后归结为诚意、正心的道德修养,把个人的道德完善,看成是万事之本。他们认为,只有通过修心养性,培养出合乎封建道德要求的人,宗法世家中才能长幼有序,国家政权才能巩固。这样,就可以达到平定天下的目的。因此,他们强调“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修齐治平体现了封建的伦理思想与政治思想的结合。由于它有助于地主阶级统治秩序的稳定,受到宋代以后儒家的推崇。南宋思想家朱熹指出:“诚意、正心、修身而推之以至于齐家、治国,可以平治天下,方是正当学问”(《朱文公文集》卷74)。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6: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