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释义 zonghe de huo kuodɑ de jiɑzhi xingshi
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卷名:经济学)
total or expanded form of value
  商品交换逐步扩大时期的价值表现形式,是价值形式发展过程中的第二阶段。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农业和畜牧业的逐步分离,交换的范围日益扩大,一种商品可以同许多种商品相交换,它的价值可以表现在一系列与之相交换的商品上。
  表现形式及其两极  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可用如下等式来表示: 2只羊=1把斧子,或=1担谷,或=10斤茶叶,或=1两金,或=其他商品。也可以写成如下等式:
      

扩大的价值形式包含着一系列等式。就每一个等式看,它同简单的价值形式似乎并无区别。在这一系列等式中,处于等价形式上的是一系列不同的商品,但处于相对价值形式上的却是同一商品。它表明,羊的价值现在已经不再是简单地反映在某一种偶然与它交换的商品体上,而是扩大了范围,反映在斧子、谷物、茶叶、金等等一系列商品体上,所以,把这一系列等式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就明显地呈现为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当然,扩大的价值形式并不只限于一种商品。在交换关系日益扩大的过程中,每一种商品都可以同一系列其他商品相交换,因此,不仅是羊,而且斧子、谷物、茶叶、金等等,都可以处于相对价值形式上而有自己的扩大的价值表现形式。
  在扩大的价值形式中,等式两端的商品表现为扩大的相对价值形式和特殊的等价形式。羊的相对价值不再是在偶然的交换中得到简单的表现,而是在广泛的交换中表现在一系列其他商品上,因此,它的相对价值表现为扩大的相对价值形式。斧子、谷物、茶叶、金等等商品,都是表现羊的价值的材料,是羊的“价值镜”,而其中每一种商品都不是羊的个别等价形式,而是羊的一系列等价形式中的一个特殊等价形式。
  扩大的价值形式表明,商品的价值同它借以表现的使用价值的特殊形式是毫无关系的。一种商品之所以能够同一系列使用价值不同的商品发生等价关系,只是因为它们都是人类劳动的产物。价值实体是物化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这一本质,在扩大的价值形式中得到了更清楚的证明。同时,在交换日益频繁和日益扩大的条件下,两种商品的交换比例的偶然性逐渐消失,等价交换的必然性则日益明显。人们越来越清楚地看到,不是交换决定商品的价值,而是商品的价值决定着商品交换的比例。
  缺点  扩大的价值形式同简单价值形式相比,已使价值的表现有了很大发展。但它仍然是直接的物物交换阶段上的价值形式,是一种有缺陷的、并不成熟的价值形式。因为,从相对价值形式来看,每一种商品都各有一系列五光十色的相对价值的表现形式,而从等价形式来看,每一种商品又都可以与其他许多商品并列成为特殊的等价物。这就是说,生产商品的一般人类劳动,还没有获得统一的表现形式,商品世界中还没有统一的等价物。
  扩大的价值形式的这种缺点,可以明显地从商品交换的困难上表现出来。譬如说,有人要用羊换米,但有米的一方却不要羊而想用米换布,这样,虽然双方都有交换的需要,交易却做不成功。在这种情况下,希望用羊换米的人,首先得找到一个有布要换羊的人,把羊换成了布,再用布去换米。如果他走遍集市而找不到需要用布换羊的人,那就只能下次再到集市上来找机会。商品交换的发展以及商品内在矛盾的增长,必然要克服这种缺陷,使扩大的价值形式发展到一般价值形式。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7: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