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免疫活性细胞
释义 mianyi huoxing xibao
免疫活性细胞(卷名:生物学)
immunologically competent cell
  一群具有免疫潜能的淋巴细胞。它们能特异地识别抗原,接受抗原刺激,并通过分化增殖产生免疫应答。这类细胞是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基础,其中包括T细胞和 B细胞两类(见免疫系统)。近年发现的另一类具有免疫活性的淋巴细胞,叫做杀伤细胞(K细胞)。
  广义来说,一切参与免疫应答的细胞都可称为免疫活性细胞,即除淋巴细胞外,还包括巨噬细胞、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存在于淋巴组织、淋巴液和血液中的圆形、核大、胞浆少、能缓慢运动的单核细胞,为淋巴组织中的主要成分,约占全身细胞总数的1%。一个成年人约有1012个。淋巴细胞分大、中、小3种:小淋巴细胞直径约6~12微米;中、大淋巴细胞直径约12~20微米。
  淋巴细胞有不同的表面标志,主要有同种异体抗原受体、异种抗原受体、表面受体和表面抗原受体 4类。其中,表面抗原受体是淋巴细胞膜表面能捕获抗原的受体,是膜表面免疫球蛋白(SmIg)。B细胞表面抗原受体是IgM和IgD。T细胞表面也有表面抗原受体,称为IgX或IgT。T细胞表面抗原受体的含量约相当于 B细胞免疫球蛋白含量的1/5。T细胞和B细胞的比较见表。
   


  T细胞和B细胞都可分成若干不同的亚群。
  T细胞亚群  按功能可分为6个亚群,即①效应T细胞(TE):具有细胞毒性或杀伤靶细胞的活性,对移植物和对具有肿瘤抗原的细胞有排斥和杀伤作用。又称细胞毒T细胞(Tc)或杀伤T细胞(TK);②辅助T细胞(TH):接受巨噬细胞传递的抗原信息并被激活后,诱导TK发挥细胞毒效应和诱导B细胞产生抗体;③抑制T细胞(TTS):抑制TH的诱导功能或直接抑制上述效应细胞;④迟发超敏反应T细胞(TTD):被激活后可释放多种淋巴因子,在免疫应答的局部引起以单核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对于清除慢性和细胞内感染的病原体起积极作用,同时在肿瘤免疫、移植物排斥以及自身免疫病中有重要作用;⑤扩大T细胞(TTA):能协助效应T细胞的前体细胞成熟,并有扩大T细胞和B细胞间协作的作用,是另一类TH;⑥记忆T细胞(TTM):参与回忆应答。
  80年代以来,又应用单克隆抗体对 T细胞进行分类。目前报道的单克隆抗体有两个系统──OKT系统和Leu系统。OKT系统的OKTA相当于TH亚群,OKT5相当于Tc/s亚群;系统的 属于 TH相当于Tc/s。OKT系统的OK4和 OKT5在功能方面分别相当于 系统的 ,但其间仍有差别,两者的对应关系还未最后证实。
  B细胞亚群  对本亚群的研究较少,分类更不统一。
  杀伤细胞  广义的杀伤细胞包括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巨噬细胞、中性和嗜酸性粒细胞、淋巴样细胞。狭义的杀伤细胞仅指淋巴样细胞。
  淋巴样细胞  分为3类,即①由T细胞转化来的细胞毒T细胞或杀伤T细胞:接受抗原信息后可直接对靶细胞产生杀伤效应;②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存在于人和小鼠体内的一种单核细胞,可自发地对靶细胞产生杀伤作用。在发挥杀伤作用时,既不需要预先用抗原刺激,也不需要特异性抗体的参与,所以这种杀伤作用叫做自发的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对消除病毒感染的细胞、肿瘤细胞、骨髓移植细胞有重要作用;③抗体依赖性细胞毒细胞:即通常所称的杀伤细胞(K细胞),在杀伤靶细胞时不必预先用特异性抗原致敏,但在杀伤过程中,必须有能与靶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的抗体存在,因为K细胞表面具有抗体IgG的Fc受体,只是在特异性抗体与靶细胞结合后,K细胞才能发挥杀伤效应,所以把这种起杀伤作用的细胞称为抗体依赖性细胞毒性细胞(ADCC)。K 细胞在机体内主要也是杀伤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和肿瘤细胞等。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存在于血液中、具有高度吞噬功能、能迅速清除摄入物的大单核细胞,以及在组织中游离和固定的巨噬细胞的总称。巨噬细胞也有许多受体,如免疫球蛋白IgG的Fe受体,补体C3受体,以及能与淋巴细胞、某些颗粒、植物血凝素 (PHA)、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结合的受体等,因此在发挥吞噬、胞饮、细胞识别、抗原结合等生物学效应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巨噬细胞不仅参与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而且能参与免疫监视以及产生巨噬细胞因子以调节特异性免疫应答。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5:4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