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七月丛书
释义 Qiyue congshu
《七月》丛书(卷名:中国文学)
  现代文学丛书,包括《七月诗丛》、《七月文丛》、《七月新丛》三个部分。胡风主编。自1939至1948年陆续编辑,由南天出版社、海燕书店、希望社、泥土社等陆续出版或再版。这三套丛书,以创作为主,兼收少量文艺论著。是胡风主编文学期刊《七月》(1937年10月至1941年9月)和《希望》(1945年1月至1946年10月)期间,以上述两个刊物的主要撰稿者的作品为主,组稿、编辑的。
  《七月诗丛》是较早开始出版的一套。第1集共出13册,多数于1941至1943年间在桂林南天出版社出版,1946至1947年间,由上海希望社再版。其中《我是初来的》为合集,收胡风所选14位新作者发表于《七月》杂志上的诗作15首,其他是艾青、胡风、孙钿、田间、亦门(S.M阿垅)、鲁藜、天蓝、冀汸、绿原、邹荻帆、庄涌等人的专集。第2集1948年编定,直到1951年才由上海泥土社出版计6册,它们的作者为牛汉、绿原、任铁、冀汸、孙钿、贺敬之。
  《七月诗丛》的作者,在抗日战争爆发后积极投身于时代洪流,有的更直接参加实际战斗,他们扩大了生活视野,为广大群众同仇敌忾的抗战精神所鼓舞,深切感受到时代的气息。这使他们的作品大多洋溢着战斗的激情,歌唱出祖国的觉醒和希望,也使他们的创作艺术得到了较大的发展。胡风为《我是初来的》撰写代序《四年读诗小记》一文.同时作为整个《七月诗丛》的引言。它对《诗丛》的编印过程及部分作者的情况作了回溯、介绍、评论,并着重阐述了当时诗歌创作的背景和《七月诗丛》出版的目的。他认为在抗战开始后蓬勃的气氛下,无论是时代的要求还是作者们的热情,只有在诗歌这一形式中才能得到最好的表现;指出这些作者们被战斗的欲求驱使着,从生活的深处唱出了真诚的声音。由于他们作“坚强不息的先行者”,从而使新诗在一个“艰难的时期”中保持了“健康的色泽”。正是为了强调诗歌的重要意义和丰硕成果,特地单独出版一套《诗丛》。
  《七月文丛》和《七月新丛》都是综合性文学丛书。《文丛》共17册,其中多数于1940至1948年在香港、上海海燕书店出版,均为个人专集。包括杨力(贾植芳)、路翎、孔厥、晋驼、陶雄、丁玲等的小说集,田间、鲁藜、绿原的诗集,阿垅、曹白、东平、萧军的报告文学集,胡风、 吕荧、 舒芜的文艺评论集和杂文集。《新丛》共出4册,都是个人专集,为路翎、东平的小说集和胡风的文艺论文集。于1943至1945年在重庆南天出版社出版,并与《诗丛》相似,于1946至1947年由上海希望社再版。
  《文丛》和《新丛》中大多为报告文学和小说集,具有较好地记录和反映抗战时期生活战斗实况的特点。而这些报告文学和小说两者,又明显地表现出写作时期先后不同的一些特点。阿垅的《第一击》、《闸北七十三天》,东平的《第七连》,曹白的《呼吸》等报道了抗战初期上海、江苏等地军民斗争的英勇、坚韧和国民党统治区上层军政人员的混乱、无能。作者都亲自参加了当时前线的战斗和救亡工作,因此作品不仅有强烈的爱憎,也有一定的深度。《第一击》的《前记》称书中写的是“民族解放战争的第一击;和我自己底第一击”,是有普遍意义的。杨力的《人生赋》,路翎的《求爱》、《青春的祝福》,孔厥的《受苦人》,晋驼的《结合》等小说集中,除个别篇外,都写于抗战中后期,从中可感受到战事深入的时代气氛,又由于前二人作品反映国统区生活,后二人作品描写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斗争,其间便鲜明地呈现出两个地区、两种社会的迥异,前者多压抑与挣扎,后者表达胜利的信心。《文丛》、《新丛》中的论文集也收录了当时有影响的论著,吕荧的《人的花朵》包括论鲁迅、艾青、田间等的文章,是发表于《七月》杂志上的较有份量的作家作品论;《论民族形式问题》是胡风在抗战时期关于民族形式问题的一场广泛论争中所写的专著。
  三套丛书共计40册,其中,有的全部或大部分作品曾发表于《七月》、《希望》及其他有关刊物上,有的则情况略有不同,但也都表现出相似的创作倾向。这些作品集,不仅能反映出各作者在抗日战争至解放战争时期内创作的风格和水平,而且,对于除了少数日后在创作上有新的明显进展的作者(如贺敬之等)外,这些作品集还往往具有作者整个创作中的代表作的意义。编者胡风曾为其中部分集子,如田间、孙钿的诗歌,东平的报告文学,路翎的小说写了序或后记等。这三套丛书和胡风的有关文字,为当时中国文学创作、尤其是一个流派的创作情况,保存了较完整的材料,具有重要的价值。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27 12: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