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倒经
释义 daojing
倒经(卷名:中国传统医学)
perimenstral bleeding from nose or mouth,retrograde menstruation
  经行前后或值经期间出现的规律性吐血或鼻衄的妇科病证。又称经行吐衄、逆经。与西医的代偿性月经相近似。本病系冲气上逆所致,多属热证,治疗以清热降逆等治法为主。
  宋代《妇人良方大全》中即有经行吐衄的症状描述,清代《女科经纶》认为倒经的病因是火热上炎,气机逆乱。
  冲为血海,其脉隶属于阳明,冲气上逆可致吐血;血热上行,灼伤鼻络则引起鼻衄。妇女在经期或经前气血汇聚于冲脉,机体处于血海满盛、冲气壅实的状态,如平时嗜食辛辣燥热之品或久服助阳药物,均可促发胃火,干扰冲脉,引起吐血衄血。情志久郁化火,热迫血上行,灼伤络脉也可导致吐衄。
  倒经常见以下证型:①肝胃火炽。证见经前或经期口鼻出血量多,色红,挟有血块,口苦,心烦,两胁胀痛,小便色黄,大便干燥,苔黄、舌质红,脉弦数有力。治宜清热泄火、引血下行,方用顺经汤或大黄黄连泻心汤加减。②阴虚血热。证见经行吐衄,量少,色鲜红,平素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形体消瘦,或午后潮热,两颧红,口燥咽干,舌质红、苔少,脉细数。治疗滋阴清热凉血,常用二至丸、麦门冬汤、芩连四物汤加减。倒经的发病虽以火热证为多,但也有脾虚不能摄血而致者,证见经前吐血,量多,面色萎黄,头晕心悸,舌淡苔薄、脉细弱。治宜健脾摄血、养血止血,方用归脾汤加味。
  出现倒经时,让病人仰头,头额部盖冷毛巾,两手指压迫鼻根部,也可起到止血作用。血止后应重视善后调理。平时应忌食辛辣食物,如大蒜、辣椒等。心情保持舒畅也至关重要。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3:51:05